|
有请NBA面具侠登场近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5月11日 来源:近报
在76人和热火的季后赛首轮第三回合较量中,恩比德终于披挂登场。不过恩比德披挂的可不仅仅是他的球衣、球鞋,还有一个特殊的装备面具。不过他的面具可算是命运多舛,在比赛中还被对手打坏一次,换了一个新的备用面具才重新上场。那么,NBA球员带的面具究竟是怎么来的?
从冰球面具 到专业模具 如果追溯到几十年前,NBA球员并没有专门的面具。比如当年的汤姆贾诺维奇,被华盛顿一拳打得下颚和脸部骨折,经过五个月休养后才回到球场。刚回到球场的汤姆贾诺维奇戴的是冰球守门员的那种面具,遮住了整张脸,看着简直和木乃伊一样。 这种面具不仅在比赛中无法享受应有的视野,而且面具笨重容易掉落,非常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不久之后,汤普贾诺维奇就戴上了医用的面具,看起来轻便了很多,但是防护能力却不尽如人意。 没错,这就是普遍意义上认为的联盟最早出现的面具,最先尝试的是汤姆贾诺维奇。 那么真正为球员设计的面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1990年的季前赛上,活塞著名恶汉比尔·兰比尔的面颊骨被撞伤,为了避免缺阵,兰比尔向矫形支具专家杰里·麦克海尔求助。麦克海尔研究了兰比尔的伤势后,为兰比尔设计了一个模塑面具,用透明的塑料卡在兰比尔的眼睛和鼻子位置上。 这样的面具不仅仅有效地预防了再次受伤的风险,还让兰比尔的心理阴影消失。在后面的常规赛中,兰比尔戴着这个面具出场并打出了很高的水平。除了防护之外,兰比尔戴面具还有意外惊喜,这个面具让兰比尔看上去更加凶悍,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因为兰比尔戴面具取得的成功,其他球队在球员面部受伤过后,纷纷仿效,这让面具成为防止面部伤势扩大的标准配置。 虽然说并没有人将杰里·麦克海尔称为当代NBA面具之父,但是在今日美国的报道中,却将麦克海尔称为面具大师(Mask Master)。 麦克海尔参考的是过去用在烧伤病人上的防护,一个面具的价格大约为700美元起。 麦克海尔称,这个面具能够有效地保护伤员脸部受到二次伤害:“当他们第一次受伤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戴面具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情,这很正常。但是当他们戴着面具,被对手击中脸部伤处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将面具拿下来了。” 两大面具球队:活塞、骑士 戴面具打球体验如何? 不得不说,戴面具打球的体验绝对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比如活塞的汉密尔顿,他甚至在伤势痊愈之后依然戴着面具上场比赛,因为他觉得自己戴上面具之后,视野更加清晰,投篮也更准,面具完全没有给他造成任何困扰。 这样的观点科比并不认同,2012年科比戴面具比赛后感叹:“戴着面具真的很难受,就好像洗桑拿一样,汗水都流进自己的嘴里。” 有着同样看法的球员还包括欧文,欧文本赛季初期曾经戴着透明面具登场,谈到戴面具打球的感受时欧文表示:“戴上面具让我不习惯,就好像处于雾中一样。我摘下面具的时候,能够看到所有东西,戴上面具则总觉得眼睛周围有东西挡着,影响我观察周围的情况,戴上和取下面具的差别非常明显,需要逐渐适应。” 所以我们经常在比赛中看到欧文摘下面具,原来是有这样的原因在作祟。 比起欧文和科比来,詹姆斯则更加任性。2013-2014赛季,詹姆斯一度戴着面具登场,但是詹皇没戴多久,就在未经队医同意的情况下摘掉面具登场。哪怕是詹皇的妻子提醒他戴上面具,他都没有理会。 “戴着面具打球就是不舒服,所以我不想戴,我不会有什么问题,”詹皇说得斩钉截铁。 NBA对面具佩戴有规定 如果真能这样做的话,NBA还不得乱套了?想象一下,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在NBA的赛场上任意驰骋,这画面太美,让人无法想下去…… NBA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事实上,NBA虽然没有关于面具的禁令,但是却会限制面具的样式。 2014年时,还效力于热火的詹姆斯戴着一个全黑碳素纤维的面具上场比赛,当时还有媒体声称,詹姆斯这样做是得到了联盟的默许。不过NBA方面很快传来消息,联盟已经正式通知詹姆斯,不能在比赛中使用这样的面具。 根据联盟的要求,詹姆斯必须将保护面具换成外观看起来更传统一些的面具,并且在通知下达的第二场比赛就要执行。 詹姆斯随后提出上诉,要求继续佩戴黑色面具,后续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詹皇的后一场比赛中,他戴上了传统的透明面具。 其实在詹姆斯之前,已经有球员佩戴过黑色面具,都被NBA勒令进行更换。 根据联盟事后的解释,由于黑色面具无法让裁判看到球员的脸部和表情,不利于进行某些吹罚。但是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詹姆斯的黑色款蝙蝠侠面具在球迷中造成了很大的反响,NBA怕影响联盟中的风气,才下达了禁止令。 至于情况到底如何?恐怕只有NBA才知道。 话又说回来,黑色面具真的舒服么?本赛季欧文在选择透明面具时曾经说过:“戴黑色面具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只能看到前方,看不见周围的队友,没法传球。黑色面具会阻碍视野,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只能看到篮筐。” 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细细一琢磨,欧文这话里,似乎有其他的含义。 据《体坛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