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谥号里的明规则和潜规则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03日    来源:近报


  文正”,自宋朝开始,是文官最梦寐以求的两个字。“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自古流传的话,这也几乎是古代文官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了。文正的评选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最早还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按程序,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考功上行状,太常博士作谥议,有名实不符者,给事中得驳奏再议,最后由宰执同意,报呈皇帝批准。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且程序复杂。
  1052年,宋仁宗的老师夏竦去世,仁宗亲自赐谥“文正”,明显是因为师生情谊想开后门,激起了朝野一片反对之声。这时候,司马光站了出来。“夏竦得‘文正’之号,不知以何谥待天下之正人良士?”要知道,此时宋朝仅有王旦、王曾和范仲淹三人得到过“文正”之谥。最后仁宗皇帝实在没办法,给了夏竦个“文庄”才算平息了朝议。
  不过随着皇权的集中,后来的“文正”都是在基本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皇帝爱谁谁。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也是名臣,去世后,徽宗前往祭奠,夫人郭氏哭拜,乞三事,第一个就是于谥中带一正字。但徽宗不敢答应,说要经过一些程序讨论。最后,赵挺之得到的谥号是“清宪”,连“文”字都没有给他。徽宗在这里看似公正,但转身就把蔡京之弟蔡卞给了个“文正”。晚清张之洞自恃功冠群僚,当他得知曾国藩死后获谥“文正”大感不平,愤愤然道:“如涤生(曾国藩字涤生)者,也能谥‘文正’,那我又该得谥如何?”可他哪料得到自己身后,仅得谥“文襄”,远比不上曾国藩的“文正”,而且比李鸿章的“文忠”还低了一点。清朝一共有八个“文正”,其中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获谥,而曹振镛、王文韶更是被公认为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庸才,居然也能入围,让“文正”二字愈发掉价,更显帝王的随心所欲。
  在明朝,规定文官如果是进士、并且曾经在翰林院供职,死后才能赐谥以“文”字开头。海瑞只是举人出身,死后也只能谥以“忠”字开头的“忠介”;于谦没有进过翰林院,死后谥号是“忠肃”,后世皇帝想追封,也做不到。
据《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