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为何名声不好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近报


  儒生做丞相,汉武帝时的公孙弘是第一人。可惜他的名声不太好,《史记》里说他“为人意忌,外宽内深”,意思是说他笑面虎,白天嘻嘻哈哈,晚上盘算别人。大家又说他希世用事,持禄保身,国家大事,毫无建树;还说他以“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太虚伪。别的也还罢了。要知道古代中国,是圣人立的法度,完完美美的;然而十年一小乱,百年一大乱,千年一混乱者,都是因为没听公孙弘的意见。这个伟大的意见是什么呢?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孙弘献计,“禁民毋得挟弓弩”。
  可惜公孙弘的意见,竟为吾丘寿王所沮:“盗贼犹有者,郡国二千石之罪,非挟弓弩之过也,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他的意思是弭盗之方,要从上面想办法,而不要禁民挟弓弩。除此之外,他的另一个意思,是百姓没有武器,遇事不能自卫。这就更不对了,打强盗要官兵,打官兵要强盗。普通人应付这些事,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才是以弱胜强之术。
据历史档案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