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法》通过以后拍电影更易过审

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11月11日    来源:近报



娱圈速递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它将为中国电影带来哪些利好,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社会进步有何意义?
取消下放多个行政审批项目
  电影产业促进法不仅没有新增设的行政审批项目,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审批等,下放了电影片审查等多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并注重加强监管力度。
偷瞒报票房可吊销许可证
  “这就意味着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只要符合电影摄制所需的资金、人员等条件的企业或组织都可以申请拍电影。可以预见到,以后会有更多的电影项目立项,电影创作将更加多样丰富,题材、类型也会更加广泛,使电影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井喷景象。而政府的监管将更多地体现在发放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审查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丁亚平说。  偷瞒报票房现象一直是影响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毒瘤”。近年来,多部电影市场上的热门国产电影都曾传出票房造假的丑闻。对此,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国产电影年放映时长
不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二

  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通过明确规定电影院放映国产电影的比例要求,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和文明。
  据悉,电影促进法还对人才培养、电影公益服务、维护观众权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多项内容做出了相关规定。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