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坊子何以叫坊茨近报 新闻 时间:2016年11月11日 来源:近报
闲来无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老家坊子的照片,引来集体围观。在惊叹还有这么一个未被触及的“洪荒之地”的同时,他们也问到为什么坊子又被叫做了坊茨小镇。
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不是一次问起的话题了,说实话,这也是很多坊子当地人十分迷惑的问题,包括我本人。一个没有被证实的说法是,在德语中坊子的发音就是坊茨,为了让德国人看得明白,于是乎,坊子成了坊茨。既然这么多人问起此事,我就发微信求助曾经在德国作学术研究近十年的大学同学,他说坊子在德语中的发音有一点坊茨的意思,这是德国人弄错了,因为德国人发不出标准汉语中的坊子。可以原谅德国人笨拙的嘴巴,但我们不能将错就错,尤其不能把德国人的错误发扬光大,这是对我们母语的极大不尊重。 因此,先有坊子无疑,后来德国人才靠着不平等的《胶澳租借条约》挺进坊子。史书记载,坊子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前期,当时有“坊子客店”一说,估计就是一个设在坊子的小旅店或马车店,供过往行人小憩。先有坊子后有客店,作为地名,坊子的出现当早于前清,至少是明朝晚期的事。德国人先进青岛,后到坊子,直到1897年正式驻扎并设立电报支局,就叫坊子电报支局。 坊子既不是德国人开荒拓疆,也不是德国人给起的名,由此可断,坊茨一说纯属臆造,表现出极大的文化不自信和盲崇、误读。也有一说,当初之所以定名坊茨小镇,是想以此吸引更多的德国人故地重游,扩大影响,招商引资,名其曰搭文化的台,唱经济的戏,完全是舍本逐末。 数下来坊子有多少当年响当当的工矿企业,在停止使用的今天可以辟为历史公园。坊子火车站建于1903年,是青岛开往济南的胶济铁路中间最大的车站,在这里货运列车要换火车头,客运列车要上水、上煤,还要换司机。留下的站房、转盘、机车库房,一溜儿的百年建筑,有德式的,也有日本人在此建造的。据说,坊子火车站是全国铁路保留设施最为完整、齐全的老站。 在1983年7月胶济铁路取直之后,坊子火车站失去重要地位,但依旧完好存留。如果在这里建设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铁路博物馆,将吸引多少观光客。事到如今,因年久失修,很多建筑已经坍塌,遗留设施不翼而飞,一片萧条残破。即使如此,每天前来怀旧、参观、拍照、拍婚纱照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多少人疾呼赶快拿出急救方案,让坊子这座百年老站得以继续存活下去。很多民间人士希望利用现有的铁路设施,重新开起坊子到潍坊抑或更远的蒸汽火车,以期成为火车迷圆梦的地方…… 还有百年煤矿,坊子酒厂,百年三马路小学,尤其是坊子老城区,哪一间老屋不是坊子故事的主角,哪一条小巷马路没有坊子历史勒下的烙印。所谓“坊茨小镇”仅是辉煌坊子老城的一隅,却将一个规整的坊子割裂开来。被误认“坊茨小镇”是德国人建的,而旁边的坊子仅仅是坊子而已,没有故事,没有历史和人文,只是一些破旧茅屋。 于是,坊子老城人去屋空,红色拆迁标语猎猎生风,白色封条锁住各家各户,老巷被新砌的砖墙堵住。一切都预示着,不远的将来一座新城会拔地而起,或许那时候就不会再有人计较坊子还是坊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