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流行“以孙为子”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来源:近报


  历史剧《大唐荣耀》中,太子李亨与宰相杨国忠的争斗尤为激烈,不过与电视剧所演绎的不同,历史上唐肃宗李亨虽然与杨国忠不睦,但他曾将流淌着杨氏血脉的孙子李傀当做儿子来抚养,而“以孙为子”的现象在唐肃宗李亨之前与之后,都曾出现过。

  这种看似颠倒昭穆的事情,为何会在唐朝屡屡出现呢?是唐朝特有的现象吗?以“哥哥”称呼父亲早在北魏皇室拓跋氏时代,就有“以孙为子”的情况出现。孝文帝出生后一直由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不仅将其视同己出,甚至为之放弃了临朝听政的绝佳时机。尽管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冯太后将孝文帝认为己子,但杨椿这些大臣在提及孝文帝与冯太后之间的关系时,均以“母子”称之;而孝文帝在面对皇室宗亲时,也毫不忌讳的以“母子”二字来定义自己与冯太后。北朝的这些习俗和称谓延续到了唐朝。《淳化阁帖》中收录了不少唐太宗与皇太子李治的书信,其中一封名为《甘泉帖》的信中俨然写道:“省书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将爱,遣此不多。哥哥敕。”唐太宗在最后署名的时候便是以“哥哥”自称。唐朝人的“以孙为子”除了受到北方民族行辈混乱的习俗,以及以“哥哥”称呼父亲的风俗影响外,唐人喜欢“以孙为子”还跟祖辈对孙辈的钟爱密不可分。因为喜欢这个孙子,所以令其地位与别的孙辈不同。
  唐朝第一个“以孙为子”的皇帝是为大唐打下大半天下的唐太宗。根据唐太宗第四子濮王李泰的长子李欣的墓志记载,李欣四岁时不仅有幸得到了祖母长孙皇后的亲自命名,而且还得到了唐太宗夫妇的青眼相加,“以为己子”,被他们当做儿子抚养。唐太宗之后,还有几位皇帝也喜欢认孙子为自己的儿子。比如,唐德宗也十分喜欢唐顺宗的儿子李绾,于是将他认作自己的第六个儿子。
  不单是皇帝有此举动,民间百姓也不乏“以孙为子”的情况。画家王宰的儿子王宴实自幼聪明异常,深得祖父王智兴的喜爱,被祖父养为己子,所以王宴实的名字也是按照父亲和叔父们的排行来取的。“以孙为子”的现象确实在唐朝流行过一段时间,甚至到了五代与宋初,仍有将孙辈养为己子的情况出现。直至北宋中期,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儒家的伦理彻底摒弃了这种行辈混乱的行为,“以孙为子”的现象这才渐渐消亡。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