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凭记忆说出麦克马洪线内容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来源:近报



  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太老师”,这是三十年代国内外学术界对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常用的尊誉。陈寅恪曾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足可见其知识的渊博。
  陈寅恪曾谈到他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只强调一个“诚”字。在清华执教时,他已名满天下,但他仍然坚持自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并且每个星期进城两天,向德国教授钢和泰学习梵文。只是陈寅恪极为谦虚谨慎,从未将所学炫耀于他人,他到底懂得了多少种语言文字,直到他去世都未能有定论。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碑文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据说,中印战争结束后,中方密拟以麦克马洪线为准与印度谈判边界问题,但当时却无人知晓麦克马洪线的内容。毛泽东思考了一整夜后,想到了陈寅恪。当时,陈已被打倒,双目早已失明,但他凭借记忆说出某段某句在某书某页,为我国政府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    据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