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国土资源局

土地整治助推生态农业发展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来源:近报





  近年来,在青州市委、市政府和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青州市国土资源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土地整治复垦增加耕地,推动农业发展,保障占补平衡,充分挖潜利用闲置宅基地和整治建设用地,减少优质土地占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催生土地整治新动能,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发生明显变化。
试点先行
创新模式树典型

  1988年山东省政府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建立友好省州,南张楼村成为实施中德合作“土地整理和村庄革新”的先行区,拉开了以城乡等值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整治序幕。
  南张楼土地整治的实施对原来高低不平、地块分散、不利于农田机械化操作的土地,统一整理成长350米、宽300米的大田54块,新增耕地918亩,整理后种植结构随市场需求状况及时调整,把原先的低产田整治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形成了以南张楼村为中心17个村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抗灾能力强、生态良好、与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
因地制宜
延伸带动促发展

  南张楼土地整治模式带动农村地区走出因地制宜、促进发展的土地整治新路子:
  1.平原地区土地整治。南小王村位于南张楼村东南侧,是南张楼土地整治模式的带动发展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新建安置楼,解决100户村民安置、28套老年房及配套设施,成为居家养老的典型。剩余建设用地复垦后与大田相连,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2.岗丘地区土地整治。王坟镇结合当地独特经济作物种植条件,对土壤进行改良,增加土壤厚度,整治土地5436亩,将原先分散、凌乱的地块挖高垫低整理成32个标准田块,完成农田输水工程40公里,修建构筑物73个,输配电完成10.8公里,修建砂石田间道路7.7公里,硬化田间道路17公里,土地整治明显增强区域土壤抗旱保墒条件,为规模化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提供了保障。百纳城葡萄庄园葡萄种植已达1600余亩、采摘区200余亩,可年产酿造葡萄2100吨。
  3.关停矿坑区整治复垦。文登石灰石露天开采矿区2007年关停,需进行地质灾害整治、改善生态环境,邵庄镇实施土地整治,对850亩废弃采石场、零星荒地,本着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采取削高、填洼、浆砌挡土墙、表层覆土措施,整理成标准梯田,新增耕地640亩。硬化道路4365米,新打机井2眼、新建变压器1座、新建管涵5座、新建输水管道813米、新挖排水沟3265米,成为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质耕地。该村人均耕地面积由原来的0.7亩增加到1.1亩。
  截至目前,关停矿坑的整治复垦增加耕地3407亩,保障了占补平衡,消除地质隐患131处,改善生态5005亩。
  4.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庙子镇西茂峪村198户,实际居住不足40户,是我市山区乡镇最深处、最偏远的村庄,是典型的空心重村,闲置、废弃房屋占总数的80%,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群众整治意愿高。编制《庙子镇西茂峪村土地整治实施规划》,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生态农业建设实施,依山势建成7层梯田,栽植绿化树木,新增耕地130亩。建设了农家乐、水果采摘和有机蔬菜等基地,原来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传统的农业生活模式升级为新型生态生活模式。
综合整治
效益多赢惠民生

  土地整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搭建起了平台,促进了全市农业现代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进一步打造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高产粮食基地,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社会效益——土地整治工程实施以来,逐步形成了以粮食、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每一个产业都有1-2个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普通农牧户共同参与的利益链接机制。
  通过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实用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农民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单家独户经营向合作化、企业化经营转变。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从耕到收的全程机械化和现代化。利用大型节水喷灌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
  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建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保障,以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为依托,集水土保持、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大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有效减少了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由此搭建起了城乡统筹的基础平台,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整合了村庄及设施布局,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村容村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拓展城镇发展用地空间,既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有效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