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为何得号“伙夫头”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来源:近报


  熟知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绝大多数都知道红四军军长朱德有一个称呼叫“伙夫头”。
  早年的朱德与“伙夫头”形象挂不上钩,特别是他在滇军中任职的时候,那蓄着八字胡,身着戎装骑在战马上不苟言笑的样子,绝对“酷”得令人生畏。但参加了多次革命运动,特别是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后,朱德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1926年,朱德为策应北伐,他在诗中郑重表明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我本江南一鲰生,十年从事亚夫营。身经沧海羞逃世,力挽狂澜岂为名。”于是,原本锋芒毕露的朱德,开始脱胎换骨,其外表开始变得“平平无奇”和“没有什么军人气概”。
  1927年底到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经粤北进入湖南,遇见的第一个共产党员是龚楚。龚楚回忆道:“朱德,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南昌暴动后经过抚州,由抚州出发的那一天的早上。我的部队刚刚集合在大路口的旁边空地,等待革委会的首长们到来,然后行进。这一天第一批出发的是前卫部队,朱德的第九军,最先行的约有一排武装士兵及几个手上拿着红绿标语的政工人员,接着又是两排士兵,跟着朱德就步行来了。他身后跟随有几名卫士及一个马夫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马,后面便是他们的大队,不到一千人。行进时,政工人员不时高呼口号:‘打倒朱培德,拥护朱德!’部队士兵也跟着高叫。我当时觉得这个口号很新鲜!朱德军长穿着全身一色的蓝灰色半新旧的军服,脚踏草鞋,肤色黄中带黑,约有五尺八寸身材,年纪已四十出头,体格健壮,行进时步履稳重。从他的外表来看,我觉得他不像一个将军,恰似一个伙夫,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印象。”
  及至1929年9月1日,陈毅更是将朱德的“伙夫头”形象向中共中央专门作了报告。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一文中这样写道:“红军的官兵夫薪饷吃穿一样,所以官兵不能有什么区别。群众及敌兵俘虏初次看见鼎鼎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夫头,同时到现在伙夫头三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诨号。”
  就这样,朱德的“伙夫头”称呼不仅扬名八百里罗霄,同时还引起了中共中央的关注,甚至还在更大的范围获得了“传播和推广”。
据《党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