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八事

近报 新闻    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来源:近报


拜月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
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裙带。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拜新月》一诗,所描写的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在古人看来,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都是女性节日。古人认为万物有灵,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代表女性的太阴之神,与代表男性的“太阳神”相对应。“嫦娥奔月”的神话诞生后,作为月神的月亮更被拟人化,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嫦娥是女性的福音,能赐予女性美貌、爱情与家庭幸福,自然要祭拜她。
寄月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半夜碧云收,
中天素月流。
开城邀好客,
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
光凝歌黛愁。
斜辉犹可玩,
移宴上西楼。
  寄月即寄情于月。刘禹锡早年与柳宗元交住密切,人称“刘柳”,后来与白居易交谊深厚,并称“刘白”。白居易赠过刘禹锡不少诗,刘禹锡也不落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太守行》都闻名于当世。这首《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也是见证二者友谊的众多诗中的一首。
玩月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吴自牧笔下曾详细记述了临安的中秋之夜:
  “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饮酒
  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  桂花酒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仙酒娘子,她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一年冬天,娘子发现门外躺着一个快要冻死的汉子,便好心背他回家照料。一日,那汉子不辞而别,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表示喊渴,她便咬破中指伸到老人嘴边。此时,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装满许多桂子,附带一张纸条: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原来,汉子和白发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桂子种下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后来人间也就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南宋文学家周密写过一本叫做《武林旧事》,这里的武林指的却不是江湖,而是旧时杭州的别称,因武林山而得名,就是现在灵隐寺的所在地。《武林旧事》里记载了南宋临安的山水名胜、人文古迹等,其中最为我们熟悉的一篇文章就是《观潮》: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梦梁录》中也有观潮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祭兔爷
  关于兔爷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末,是用来祭月的。明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写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但由于“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小孩子经常在傍边模仿母亲祭祀的样子,兔爷就慢慢交给小孩子祭祀了,再后来就演变成儿童玩具,并产生了好多能活动的形象。
  兔爷也是北京老传统玩具,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民间说法是始于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心情大好,对着月亮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胡饼是圆形,代表圆满;蟾蜍则指月亮。李渊将胡饼分食群臣,此后就有了中秋吃胡饼之俗。到李隆基当皇帝时,杨贵妃将胡饼易名为“月饼”。
  这种说法显然不靠谱,唐代连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都没有,何来月饼?但唐代在八月十五有“吃饼”习惯是可能的。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记述,八月十五这天,“寺家设閪饨、饼食等”。
  另有学者引《洛中见闻》称,唐僖宗李儇曾在八月十五赐“饼”给在曲江宴饮的新科进士。但所赐之饼是不是月饼?尚不好说。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荤素从食店”条、同时代的周密《武林旧事》“蒸作从食”条,均出现“月饼”一词,但也只提到了名称,没有说明其寓意。以此观之,月饼似乎并不是八月十五才吃的专用节日食品,乃“四时皆有”的日常食品——只不过在中秋节这天食用,意义非同寻常。
本报综合
吃月饼